手动压力校验装置是计量校准领域的核心设备,用于校验压力表、压力变送器等仪表精度,其密封性直接决定校准结果可靠性。若存在密封性缺陷,会导致压力无法稳定保持、校准误差超±0.1%,需通过系统诊断定位问题并修复,具体指南如下:
一、识别密封性缺陷的典型表现
密封性缺陷多通过压力变化特征显现,常见三类信号:
压力保压失效:按规程升压至校准压力(如1MPa)后关闭截止阀,10分钟内压力下降超5kPa(低压系统)或10kPa(高压系统),且排除仪表自身泄漏,可判定存在密封性缺陷;
压力升降异常:手动加压时,压力表指针跳动或升压速度明显变慢(如正常1分钟升至1MPa,故障时需3分钟以上),或泄压后压力无法归零(残留压力超0.05MPa);
外部泄漏痕迹:接头、阀门、密封垫处出现油迹(液压系统)或气泡(气压系统,可涂抹肥皂水观察),尤其在高压段(≥10MPa),泄漏可能伴随轻微“嘶嘶”声。
二、分压力等级的诊断步骤
(一)低压系统(≤1MPa,多为气压)
接头与管路诊断:先检查快速接头是否插紧,若存在松动,重新插拔并旋紧锁定螺母;再用肥皂水涂抹钢管与接头焊接处,若产生连续气泡,需标记泄漏点并补焊(采用氩弧焊,确保焊口无砂眼);
阀门密封性诊断:关闭
手动压力校验装置所有阀门,仅保留加压阀,缓慢升压至0.5MPa后关闭加压阀,若压力下降超3kPa,拆解阀门检查阀芯密封圈(多为丁腈橡胶材质),若发现老化、划痕,立即更换同规格密封圈;
压力表接口诊断:卸下被校压力表,在接口处缠绕生料带(缠绕方向与螺纹旋向一致,3-5圈)后重新安装,再次升压保压,若压力稳定,说明接口密封不良;若仍泄漏,检查接口螺纹是否磨损,磨损严重需更换接口组件。
(二)高压系统(>1MPa,多为液压)
密封垫与O型圈诊断:高压系统泄漏多源于密封件失效,先拆解压力输出口、油缸等关键部位,检查O型圈(常用氟橡胶材质,耐高压≥30MPa)是否变形、开裂,若密封件硬度从70±5 Shore A降至60 Shore A以下,需批量更换;
活塞杆与缸筒诊断:手动往复推动活塞杆,观察缸筒外壁是否有油迹,若存在油痕,测量活塞杆外径与缸筒内径间隙,若间隙超0.05mm(配合精度H8/f7),需更换活塞杆或缸筒,恢复配合精度;
泄压阀与单向阀诊断:将系统升压至额定压力的80%,关闭加压阀后打开泄压阀,若压力下降速度过慢(如10MPa降至0MPa需超2分钟),拆解阀门清理阀芯杂质,若阀芯磨损,研磨修复或更换阀芯(表面粗糙度需达Ra0.8μm)。

三、诊断后的修复与验证
针对性修复:接头泄漏采用补焊或更换密封垫片(高压系统选用金属包覆垫片);阀门泄漏更换密封圈或研磨阀芯;管路泄漏截取损坏段,重新焊接或更换高压软管(工作压力需≥系统额定压力1.5倍);
密封性验证:修复后按“阶梯升压保压法”验证——从0.2MPa开始,每级升压0.5MPa(高压系统每级1MPa),每级保压5分钟,压力下降量需满足:低压系统≤2kPa/10min,高压系统≤5kPa/10min,全部压力等级验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通过这套“诊断指南”,可快速定位手动压力校验装置的密封性缺陷,将修复效率提升60%以上,确保校准误差控制在±0.05%以内,保障计量校准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。